南燕-中国历史上五胡十六国时期(11/22更新)
本文关键词:南燕
南燕(公元398年-公元410年),东晋十六国之一,是鲜卑贵族慕容德在山东青、齐一带建立的以鲜卑慕容部军事贵族为主体、汉胡结合的联合封建割据政权,也是慕容氏在中原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政权,历经慕容德和慕容超两代帝王,共立国12年。
相传鲜卑族是起源于东胡且居住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鲜卑族的慕容部分布在西拉木伦河的上游(今河北省平泉县北至西拉木伦河的西段),鲜卑慕容氏作为鲜卑族的三大支部中重要的一支,先后在中原建立起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燕政权。五燕政权的建立改变了北方历史,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后燕国的慕容德带领大量人口和车辆从邺城南渡至滑台,同时慕容德称帝改元元年,同年慕容德在广固城南郊即位为皇帝,改名为备德并改元建平并宣布大赦天下。慕容德在位期间设立学官并选拔公卿以下二百子弟为太学生,又在商山建设冶铁设施,在乌常泽设盐官以增加财政收入,另外听取韩讠卓的建议进行核查荫户获得五万八千户。东晋元兴二年(公元403年),慕容德又派兵平定司隶校尉慕容达的谋反,同年意图趁桓玄之乱讨伐东晋。东晋义熙元年(公元405年),慕容德在位五年后驾崩于广固城,终年七十岁,南燕为其上谥号为献武皇帝,同年慕容德之侄慕容超即位为帝。慕容超在位期间忽视政务且沉迷游乐,喜欢多次变更旧制。东晋义熙三年(公元407年)八月,他采纳张华的建议向后秦姚兴称臣,并派遣左仆射张华、给事中守正元向后秦献上太乐伎,姚兴将慕容超的母亲妻子归还。慕容超统治后期多次派遣军队掳掠东晋的边境,致使刘裕率领东晋军队讨伐南燕。东晋义熙六年(公元410年)春正月,悦寿打开城门接纳东晋军队,慕容超与左右几十名骑兵从城中突围出走,但最终被晋军追获,随后被送往东晋都城建康问斩,南燕至此灭亡。
南燕是十六国时期短暂的军事割据政权,并没有采取胡汉分治的政策,而是积极推行汉族的各种政治制度,在军事方面南燕的军队规模经历从少到多的转变,扩充军队数量并加强训练以提升南燕军队的战斗力,提倡以儒学为中心的汉族文化,宗教上以佛教文化为主要信仰,国内冶炼业、官营手工业和商业较为繁荣。南燕建国之初慕容德采取“闭关养锐,伺隙而动”的外交政策,慕容超时期积极对抗东晋,与后秦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