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资讯

水下切割-在水中对工件进行的切割

水下切割

《水下切割》,此词条收录于04/19,仅供参考

      水下切割是在水中对工件进行的切割,是在水下以热熔解或机械的手段破坏金属内部联系的一种工艺方法。水下切割主要用在海难救捞和核污染结构件的水中解体,主要优势是可以在高辐射环境下进行工作,这使得它成为核能设施拆解中的一种潜在解决方案。

      水下切割技术于1908年在德国首先使用,采用的是一般的氧-乙炔割炬,其工作水深在8m以内。1925年水下切割技术获得了重大突破,当时的美国海军为了便于进行海上打捞,研制出一种使用压缩空气作为外部屏障来隔绝水的氢-氧割炬,其设计原理至今仍被许多水下切割设备所采用。

      依据各种水下切割法的基本原理和切割状态不同,大体上可将现有的水下切割法分为两大类,即水下热切割法和水下冷切割法。按照采用的切割介质不同,水下切割技术还可分为水下流体切割(包括液态切割、气态切割)、水下固体切割及水下混合切割等类型。常用的水下切割技术包括机械切割、电弧-氧切割、熔化极电弧切割、激光切割、火焰切割、高压磨料射流切割、聚能爆破等。常用的水下切割工具主要包括金刚石绳锯机、绳索切刀、电缆切割器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