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中国大陆跨境民族之一
《傣族》,此词条收录于12/27,仅供参考
傣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跨境民族之一,2020年中国境内傣族人口有1329985人,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和孟连两个自治县,其余的散居在景东、景谷、普洱、澜沧、新平、元江、金平等30多个县,边疆傣族地区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傣语属壮侗语系壮傣语支,与壮语、布依语、侗语等关系密切,主要有德宏方言、西双版纳方言、金平方言等。傣族有自己的文字,传统傣文主要有五种:德宏傣文、西双版纳傣文、傣绷文、金平傣文以及新平傣文。20世纪50年代,西双版纳傣文和德宏傣文做了改进,改进后的傣文称为新傣文,原有的文字称为老傣文。除中国傣族外,分布于泰国、缅甸、老挝诸国的暹、掸、老等族,彼此都有着共同的族属渊源,国际上将其统称为傣泰民族。他们都是泰语民族的先民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向中国西南边地和中南半岛迁徙的过程中,逐渐分化,并不断与当地其他民族融合而产生的支系。
傣族与壮族、侗族、水族等一同来源于古代百越,汉晋时称“滇越”“掸”或“擅”,元封二年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在西南地区置益州郡,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 (公元69年),傣族地区属永昌郡管辖。唐宋时期傣族地区先后隶属于以彝族、白族为主体建立的唐朝南诏蒙氏政权和宋朝大理段氏政权,傣族被称为“黑齿蛮”“银齿蛮” “绣脚蛮”“茫蛮” “白衣”等。元明时期中央政府先后设置军民总管府、车里军民宣慰使司等机构促进了傣族与内地联系,有了意为“十二千块稻田”的傣语地名“西双版纳”,清代沿袭明代行政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实行“改土归流”政策。鸦片战争后,傣族地区和全国一样也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傣族人民掀起了多次反封反帝斗争。咸丰十年(公元1860 年)德宏盏达傣族人民烧毁刀氏土司衙门,各地人民纷纷响应,驱逐鱼肉人民的土官、土司、头人,打击了封建土司集团的势力。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杜文秀领导回族人民反抗清王朝,傣族人民积极响,回族反清革命持续18年。傣族和汉、景颇、佤等族人民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英、法帝国主义的侵略展开多次武装斗争,挫败了帝国主义妄图侵吞云南的阴谋。1934年英国进攻班洪、班老地区,傣族人民和佤族人民进行了激烈反抗。抗日战争时期,傣族为中国远征军提供了大力协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与缅甸联邦签订了《中缅边界条约》解决了边界问题,傣族地区获得解放,社会秩序安定,恢复和发展了生产。从1953年开始,先后在傣族聚居地成立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等民族自治区域。改革开放以来,傣族地区经济得到巨大发展,农业、工业、商业等都繁荣发展,教育、卫生、医药等都不断进步,边疆傣族地区利用优势条件发展边境贸易、地方贸易,边民互市迅速发展,贸易规模不断扩大,闭塞、贫穷、落后的傣族社会发生了巨变,经济建设蒸蒸日上,人民生活得到逐步改善和提高。
傣族生活地区整体上依山傍水,处于云贵高原地势较低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水利灌溉方便,适合农业生产。傣族长期从事采集渔猎活动,农业方面以水稻和部分经济作物种植为主,还诞生了纺织、缝纫、造纸、制纸伞、榨糖、酿酒、制竹木、制金银器物、制陶等多种手工业,其中造纸、金银器制作等颇有特色。傣族有习惯法维持社会规范,不同地区的傣族形成过召片领、土司等社会治理结构。灵魂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巫术崇拜等构成了傣族原始宗教的内容,后来受到外来佛教的冲击,形成了二者共存的状况,延续至今。傣族节日主要有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等;未婚青年在节日里盛行“串不少”,流行招赘上门;通行土葬,但有阶级分别;服装上,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女子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傣族主食以大米为主,也食昆虫、食花,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色风味,生、鲜、酸、辣、野是傣家菜的特点;自制酿酒是傣族人的嗜好;傣族文学有叙事诗、傣戏等,舞蹈和民间乐器种类繁多,孔雀舞、象脚鼓舞、白象舞、马鹿舞、章哈、剪纸、慢轮制陶技艺、织锦技艺、象脚鼓制作技艺、泼水节、花腰傣服饰、手工造纸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