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黄页

社会凝聚力-把人们紧密聚合在一起的某种社会吸引力

社会凝聚力

《社会凝聚力》,此词条收录于12/28,仅供参考

      社会凝聚力(social cohesion),也即社会内聚力、向心力,主要是指一定社会组织及其成员在社会活动过程中,基于共同目标所形成的吸引力而产生的合作行为,表现为社会组织之间、社会组织与其成员之间、以及组织成员之间的协调性和整合性。

      社会凝聚力的研究可追溯至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18、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期出现诸多新问题,涂尔干怀着强烈社会责任感,在博士论文《社会分工论》中提出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概念。受涂尔干理论启蒙,不少社会学家研究社会团结,但难以达成对该概念的普遍认可且操作困难。后来有学者将社会团结直接指为社会凝聚力,主要涉及心理和结构方面。社会凝聚力在欧洲得以延续发展,尤其在社会福利大范围推广后,其作为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的一个维度愈发受重视。

      社会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凝聚力,它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石。社会凝聚力为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内动力,它能强化社会组织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力、满足感与整合性,由此带来归属感、使命感、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群体的积极创造性。同时,社会凝聚力有助于增强民族的自信心与自强心,一个团结的集体可激发集体荣誉感,使其成员对个人与社会的未来充满信心,并催生出奋进的动力。此外,社会凝聚力能够提升社会组织的战斗力,自人类诞生起,对世界统一、自由与和谐的渴望就驱使着不同国家、民族、信仰的人们携手奋斗。

      社会凝聚力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18世纪和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处于大转型期间,出现了很多的新社会问题,作为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学者,涂尔干期望通过社会科学研究探寻社会失范根源,其在博士论文《社会分工论》里提出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概念。他从社会分工出发研究社会团结,探讨个人人格与社会团结关系,如个人越自主为何越依赖社会等问题,试图解答社会凝聚力如何产生。他认为传统社会人际交往范围小,基于血缘或地缘,同质性强,形成机械团结,但范围有限。随着社会发展与分工,人际关系复杂,依赖性增强,陌生人互动增加,信任感和认同感成为凝聚向心力,形成有机团结,不同凝聚力向心力产生不同团结形式,团结论述在一定意义上等同于社会凝聚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