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龛-佛像石窟,亦指供奉佛像、神位等的小阁子
《佛龛》,此词条收录于12/29,仅供参考
佛龛[kān]是龛的一种,专用于盛放佛、菩萨、阿罗汉等佛教造像,也可盛放经文、舍利子等圣物。早期的佛龛,是指那些人们在岩石崖壁为安置佛像而凿的石窟,是专门用来承载造像或塑像的特定空间,这种特定空间通常在石窟以及摩崖石刻中表现为凿深璧面的形式。[2]后来,人们开始用石、木或其它材料,制作成橱形阁子,并设门扉,来供奉佛像或祖师像,这些橱形的阁子被称之为佛龛,亦称供龛(或厨子)。[2]
石窟寺约在公元 3 世纪起源于古代印度。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东汉石窟已见开凿。佛教东传过程中,西域诸国大都信奉佛教,建寺译经开窟造像,盛极一时。魏晋南北朝由于修习禅定之风的流行,石窟兴盛于北中国大地。隋唐统一王朝的鼎盛时期,石窟寺的开凿地点较前有所增加。明清时期,石窟开凿逐步趋于寂寥。中国石窟开凿约始于 3 世纪,盛于 5-8 世纪,最晚的可到 16 世纪。[4]
佛龛形制包括佛龛内部空间的形式,及空间外缘通过雕刻或塑绘方式来装饰佛龛的龛饰结构两大部分,随着时间推移和地域迁移,延续两千多年的佛龛衍生出了造型独特、类型多样的建筑空间艺术,基本形制可分为券拱柱式龛、柱廊式平顶龛、方口龛和混合式龛4大类11个亚类。[3]
龛,也称“厨子”,这一名称今天的日本还保留着,如法隆寺著名的“玉虫厨子”,实际上就是一个精致的佛龛。这个厨子与石窟中的佛龛不同在于它是有门,可以关闭的。厨子一词给我们的启示说明了最初随着佛教的传来,僧人们 一定会从印度、中亚等地带来佛像。而大型雕刻的佛像是不可能带来的,只能携带小型的佛像。 这些小佛像必然要用一定的容器盛放。这个盛放佛像的容器,便被称做“龛”。于是,“龛”在佛教艺术中就成了放置佛像场所的专有名词。 在印度早期的佛教艺术中,似乎并没有龛这一概念。佛像背后一般都没有龛,只有在表示佛像在房屋里时,会雕刻一些象征房屋的大门形式。 但大门的形式也不是佛像独有,同样的大门或屋形建筑之下,可能会出现菩萨、药叉或者俗人。 而在中国佛教艺术中,一开始,佛龛就与佛有着密切的联系,似乎有佛像必然要有佛龛,佛龛也成了佛像的专有之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