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应用于竞争合作等方面的行为
《比较优势》,此词条收录于12/30,仅供参考
比较优势,主体由先天的要素禀赋或后天的学习创新形成较高附加值的相对优势,包括相对竞争优势与相对合作优势。[1][2]
说到比较优势,不能不提和它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后者很好理解。你比我会理财,你在理财方面对我有绝对优势。中国的彩电制造技术比越南强,中国在彩电制造上对越南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和劣势是不是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关系或者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呢?乍一看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你比我会理财,在我们这两个人团队中当然是你来理财。中国比越南会生产彩电,当然是中国向越南出口彩电。但仔细一想,这个推理不能成立。你理财比我强1分,但你推销产品比我强2分,那在我俩这个团队中谁来理财,谁来营销?答案是:为了团队的总体利益,你只能忍痛割爱,将账本留给我。你是比我会理财,但你在推销产品上能力更强。将帐本给我能够为你腾出时间去搞营销。在我们这个团队中,你的比较优势是营销,而我的比较优势是理财。我们的分工合作关系是建立在比较优势之上,而不是绝对优势之上。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你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尽管你什么都比我行,但你不能什么都自己做。当然你可以选择什么都自己做,但那样你得到的收益会少于和我合作你所得的份额。同样道理,尽管中国在彩电生产上对越南有绝对优势,但在电脑生产上的绝对优势更大。因而中越贸易中会是中国向越南出口电脑,越南向中国出口彩电①。两国的贸易关系是建立在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的基础上。比较优势这个概念告诉我们,对一个各方面都强大的国家或个人,聪明的做法不是仰仗强势,四面出击,处处逞能或事必躬亲,而是将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资源用在自己最擅长的地方。反之,一个各方面都处于弱势的国家或个人也不必自怨自艾,抱怨自己的先天不足。要知道,“强者”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为了它自身的利益,“强者”必定留出地盘给“弱者”。比较优势理论的精髓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总之,正是各生产单位对资源的占有、分配和利用等情况的差别,造成了比较优势的产生。而比较优势的差别直接导致了生产物品的专业化(即所谓“社会分工”)和贸易的产生。这种专业化的结果是,当每个人都能够专门地从事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时,生产就会变得更加有效率,从而整个社会可创造物质财富总量与其整体经济福利便会有所增加。专业化所带来的总产量增量,就是贸易的好处。那么,贸易的进行,也就由此变得顺理成章。同时,更多可分享的总产量本身,同样促进着专业化决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