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凉-十六国时期氐族吕光建立的政权
《后凉》,此词条收录于01/01,仅供参考
后凉(386年—403年[a]),是十六国时期由氐族吕光在河西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建立的政权,其国号以地处凉州为名。后凉共历二世四帝,国祚17年。
吕光曾是前秦重臣,深得苻坚信任。苻坚平定山东后,授吕光使持节、都督西讨诸军事。吕光降服西域、东归途中,得知苻坚淝水战败后,于东晋太元十年(385年)进入姑臧,自领凉州刺史,并降服凉州各郡县。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年)九月,吕光听闻苻坚被杀,便占据了河西地区,由苻丕加授车骑大将军、凉州牧职,领护西羌大都督,进位酒泉公。十月,大赦境内,改元为太安。十二月,吕光自称使持节、侍中、中外大都督、督陇右河西诸军事、大将军、领护匈奴中郎将、凉州牧、酒泉公。在相继清除反叛势力后,吕光于后凉太安四年(389年)二月在姑臧即三河王位,改元麟嘉。后凉麟嘉八年(396年),吕光去三河王号,改称大凉天王,改元龙飞。
吕光在位期间,内乱外战不断,文化衰敝,政权渐趋崩溃。后凉龙飞四年(399年),吕光病死,其子吕绍继位不久,即让位于兄长吕纂,改元咸宁。后凉咸宁三年(401年),吕超杀死吕纂,奉其兄吕隆为帝,改元神鼎。吕隆继位后,北凉、南凉、后秦先后攻伐后凉,走投无路的吕隆投降后秦。后凉神鼎三年(403年),后凉携宗族、僚属及百姓迁徙长安,后凉政权至此灭亡。
后凉是十六国时期五凉政权中存在时间最短的政权,治下曾有3州、24郡、28县,共计56个政区。职官制度上,后凉沿袭了魏晋时期的三省制,地方则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度。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农业,但长期的战乱,致使农业发展较为迟缓与落后。由于存世短及战争的因素,后凉的教育及文化并不兴盛,与同期的其他政权相比,呈现一片衰败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