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所著长篇小说
《水浒传》,此词条收录于01/03,仅供参考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忠义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所著长篇小说,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成熟的白话长篇小说,标志着中国白话长篇章回小说进入成熟的大发展时期。
《水浒传》的故事取材于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小说以洪太尉硬闯“伏魔之殿”,放走一百零八位魔君为引,为后面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的出现埋下种子,并以第七十回为节点,在七十回之前集中几回写一个或一组主要人物,分别讲述了鲁智深、林冲、宋江、武松等人被逼上梁山之前的事迹和上梁山的缘由,如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林冲草料场杀陆谦等人,宋江题反诗,武松“斗杀西门庆”,这些罪行都使得他们不得不上梁山。后又以梁山聚义为线索将各位英雄串联起来,以时间为顺序讲了梁山好汉受朝廷招安后征辽、平方腊以及最后各自落得悲剧下场的故事。《水浒传》艺术成就突出,它以细腻的细节描写、单线纵向的结构方式、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了神态各异和栩栩如生的英雄群像。关于《水浒传》的主题,历来说法众多,以明清时代的“诲盗说”“忠义说”与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民起义说”“为市民写心说”“忠奸斗争说”“伦理反省说”“复仇说”“游民说”等为代表。《水浒传》不仅衍生作品众多,还在主题、人物形象、故事类型和情节模式上影响了后世侠义小说的创作,如《施公案》《三侠五义》《儿女英雄传》《绿牡丹》等作品都在上述某些方面受《水浒传》影响。在海外,《水浒传》也颇有影响,被翻译成英、法、德、日、俄、拉丁等十多种语言,《大英百科全书》如此评价《水浒传》:“元末明初的小说《水浒》因以通俗的口语形式出现于历史杰作的行列而获得普遍的喝彩,它被认为是最有意义的一部文学作品。”
《水浒传》版本众多,共有七种不同回数的版本,其中繁本有71回本、100回本和120回本三种,简本有102回本、110回本、115回本和124回本等,最完整的简本是《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传评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