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唐代白居易的诗作
《琵琶行》,此词条收录于01/06,仅供参考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十一年(816年)秋创作的七言长篇叙事抒情诗。
白居易在任谏官时写了大量讽喻诗,时常触怒唐宪宗、得罪朝中权贵。元和十年(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案发,情急之中白居易上书请捕刺客,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无事可干,心中一腔忧郁哀怨无处发泄;次年秋天于湓口送客,遇一凄苦琵琶女,有感于身世,创作本诗。诗歌第1-4句为故事的引子,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环境;第5-19句为第二段,其中第5-8句描绘琵琶女摇曳多姿的出场,第9-19句对演奏音乐的描绘感通自然;第20-31句为第三段,叙述琵琶女凄凉哀怨的自身遭际;第32-41句为第四段,琵琶女的陈词引起诗人同情与同病相怜之感;第42-44句为第五段,描绘琵琶女感诗人厚意,弹出更为激越之音,使满座动容,诗人更是潸然泪下。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表现细致、音节和谐,对音乐进行视觉化摹写,在形象地描写出乐声美妙的同时,还传达了弹奏者的感情。全诗叙事情节平实动人,却深刻写出了专制时代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的悲剧。
《琵琶行》艺术手段多样化,用语精确传神,声韵与内在情思一致,描摹了琵琶的声音之美、乐曲的跌宕起伏、演奏者情感变化,被誉为“千古第一音乐诗”。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对琵琶女弹奏乐曲的描写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是中国古典诗歌中表现音乐最出色的篇章之一。
《琵琶行》是一篇现实主义佳作,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带来了叙事诗创作新的高峰。展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在作者生前已经风靡国内、并具有国际影响。后世也有如马致远杂剧《青衫泪》、方人定组画《琵琶行》等优秀作品。唐宣宗李忱在吊白居易的诗中曾高度评价此作:“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清沈德潜《唐诗别裁》亦评价此诗:“写同病相怜之意,恻恻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