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
《柏拉图》,此词条收录于01/06,仅供参考
柏拉图(英语:Plato ,古希腊语:Πλάτων,罗马化:Plátōn),原名阿里斯托勒斯(英语:Aristocles)。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此三贤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柏拉图以“理念论”知名,他的哲学核心观点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先于存在。在政治方面,柏拉图提出“哲学王”的主张。在经济方面,建立了社会分工的学说,并提出公有制思想。 在教育方面,柏拉图不仅是西方首个提出完整学前教育体系的学者,其建立的柏拉图学园也是西方最早的具有完整架构的的高等学府之一。柏拉图著作等身,其代表性著作为《国家篇》(《理想国》)《法律篇》《斐多篇》《会饮篇》《巴门尼德篇》《智者篇》等。
据推测,公元前427年(另一说前428年),柏拉图出生在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公元前420年,柏拉图进狄奥尼索斯学校学习。公元前407年,柏拉图拜师苏格拉底。公元前404年,柏拉图一度想从政,但后来对当时的政治体制失望。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处死后,柏拉图于公元前398年离开雅典开启游学之旅。公元前392年,柏拉图开始撰写《申辩篇》等著作。公元前390年,柏拉图出访毕达哥拉斯学派。公元前388年,柏拉图拜访叙拉古狄奥尼索斯一世,与狄奥尼索斯一世的女婿狄翁成为至交。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回到雅典,开启讲学生涯并建立柏拉图学园,此间撰写《国家篇》(《理想国》)等著作。公元前367年,柏拉图再度前往叙拉古。期间,亚里士多德去往雅典求学。公元前366年,狄奥尼索斯二世继位,狄翁失势出逃,柏拉图怅然而归。公元前363年,柏拉图三度前往叙拉古,先被扣留后被驱逐。公元前357年,柏拉图不再参与政治活动,开始潜心著述,期间其代表作《法律篇》诞生。公元前347年春,柏拉图逝世。
柏拉图的思想对西方文化具有奠基作用,其影响力持续到近现代。从哲学到自然科学再到艺术,很多流派都曾受过他的影响,诸多大家或师从于他,或从他那里得到启发,或从他的思想中汲取养分,由他产生的柏拉图主义一度是古希腊时期的显学。在中世纪早期,柏拉图思想深刻影响着神学巨匠圣奥古斯丁等人代表的教父哲学,成为基督教神学理论来源。在文艺复兴时期,柏拉图主义成为科学界和艺术界进步的思想基础。在近代哲学界,柏拉图思想推动了哲学研究转向、促进了辩证逻辑的建立,康德、黑格尔、叔本华等哲学家的思想都与柏拉图有着紧密联系,各有借鉴或碰撞。在近现代数学界,柏拉图的思想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数学柏拉图主义一度在数学界处于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