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一种形成于汉代的汉字书写字体
《草书》,此词条收录于01/07,仅供参考
草书,有广、狭二义,广义的“草书”是人们对于凡是写得草率的字的一种习惯上的叫法;狭义的“草书”为汉字“五大书体”之一,是指与篆书、隶书、行书、楷书相对应的一种汉字特定书写字体的称谓。狭义的草书形成于汉代,用笔圆转牵连、点画结体简省、书写流畅便捷,在发展演变上先后出现章草、今草(小草)和狂草(大草)。
草书是适应快速书写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最早萌芽于对篆书的草写(“草篆”),后来又在对隶书的草写中得到发展(“草隶”),到西汉中后期,形成一种特定的书写字体,后世称为“章草”。章草在汉晋之际盛行,体势稍扁,笔画圆转,字字独立,常用带隶意的波磔。汉代史游、杜度、崔瑗、张芝和魏晋皇象、卫瓘、索靖等,都擅作章草,其中张芝最负盛名,人称“草圣”。从汉魏到晋代,草书由旧体逐渐演变出新体,东晋时人们为了区分新旧两体,将旧体草书称为“章草”、新体草书称作“今草”。今草在汉末张芝的草书中已见雏形,西晋陆机的《平复帖》被认为是由章草向今草的过渡性草书,东晋“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将今草发展成熟并推向高峰。今草相对于章草,去掉了带有隶意的波磔,笔画更加简省、更多牵丝萦带,由字字独立变为上下字牵连,书写起来愈加简便、流畅。至唐代,书法家张旭和怀素作草书恣意奔放,行笔连绵不绝或笔断意连、一气呵成,将相传肇始于张芝的“狂草”发展到极致。其后,历宋、元、明、清,草书风格流变,迄今不衰。
草书是中国书法中最具表现性与抒情性的一种书体,有实用、审美和文化等方面价值。由于字形太过简单,偏旁相互假借,彼此容易混淆,在学习和识读上存在障碍,草书未能像隶书取代篆书那样取代隶书成为主要的字体,但它对笔画的省并等,在历史上推进了汉字的简化,民国以来成为“简化汉字”的主要来源之一。日本的表音文字“假名”也深受中国草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