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真空论-东晋僧肇著作
《不真空论》,此词条收录于01/16,仅供参考
《不真空论》是东晋佛教哲学家、理论家僧肇阐述般若“性空”学说的论述性著作《肇论》中的“三论”(《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中的一篇。其作者僧肇被称为得到高僧罗什正传的第一人,誉为“解空第一”“经难第一”“玄宗之始”“三论之祖”。其擅长般若空宗学说,有“秦人解空第一者,僧肇其人也”之誉(解空第一人)。
《不真空论》主要是在探讨万物有无、宇宙本体问题时阐发佛教般若中观学“不真空”的“解空”思想。唐代元康在为《肇论》注疏时认为其本意是“诸法虚假,故曰不真,虚假不真,所以空耳”即《不真空论》。作为《肇论》中的“一论”,《不真空论》与其他“各论”一起大约成书于409年之后,并为历代学者研究与注疏,其中最早的是南朝陈时的僧人慧远(慧达),而注疏最详的是唐代元康。元康的注疏因为是基于三论宗的立场对《肇论》进行解释,所以与其本义最为符合,后人对该疏的引用也最多。此外,《不真空论》作为《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还翻译成英、日等文于海外流传。
在内容上,《不真空论》开篇提出“万物之自虚”观点,指出虚静之体是万物之自性,为后面“不真空”的论证奠定基础;接着通过对心无宗“无心于万物”、即色宗“即色是空”、本无宗“诸法本性自无”三宗解空观点的总结与批判,提出万物介于有无之间、亦有非有、亦无非无的“不真空”思想。同时,《不真空论》援引佛学及玄学典籍,对“不真空”思想进行进一步的论证与阐发,提示万物在特定条件下“有”与“无”相通之理,最终宣扬自己“即体即用”之主张。
《不真空论》作为僧肇哲学“解空”思想的重要篇章,对僧肇解决佛教般若学六家七宗空色分离的难题、开启佛学中国化发展方向意义重大。同时其还标志着中国佛教从此走上了完全以自己理论体系为指导的发展道路,汤一介、许抗生等哲学学者评价包括《不真空论》在内的僧肇哲学即是魏晋玄学的终结者,同时又是中国佛教哲学的开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