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资讯

分钟棒的工作原理(电子钟的工作原理)

本文目录:

分钟棒的工作原理

分钟棒的工作原理

 最佳答案:

      分钟棒,也称为寻边器,是一种在CNC数控加工中用于精确确定被加工工件中心位置的检测工具。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选定基准:首先在X轴上选定一边为零,再选另一边得出数值,取其一半作为X轴中点。

      2. 确定原点:然后按同样方法找出Y轴原点,这样工件在XY平面的加工中心就得到了确定。

      分钟棒有不同的类型,如光电式、防磁式、回转式、陶瓷式、偏置式等,其中偏置式分中棒较为常用。其特点包括:

      - 可以安装在切削夹头或钻孔夹头上。

      - 通过轻压测定子的侧边使其偏心。

      - 以400-600RPM的速度转动。

      - 弹簧力较小,可以避免小铣刀或小钻头断裂。

      - 测定子与加工件的端面相接触,通过触碰移动达到全接触状态,从而确定基准位置。

      在使用分钟棒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避免使用时分中棒弯曲或勉强拖拉。

      - 滑动端面勿粘附异物或微尘。

      - 测量时转速不能超过600RPM。

      - 偏置式分中棒不适合在横型的机器上使用。

      通过这些步骤和注意事项,分钟棒能够有效地帮助CNC数控加工中精确确定工件的中心位置,确保加工的精度和质量。

数控专业中分中棒(寻边器)的原理是什么?

什么寻边器?分钟棒就是每0.01mm手轮移动到分钟棒偏移了就行了。分钟棒直径是10mm,单边半径5mm,比如一个工件X长度为100mm,X左边每0.01mm步进直到分钟棒偏移。右边亦是如此。然后除以2不就是中心了吗?X轴,Y轴四边分钟。还有就是X分钟。Y单边。分钟无非就是找到工件的中心点。

加工中心寻边器怎么用

看了几个回答,有个人说1丝1丝,有的地方叫1丝,也有的地方叫1道,怎么叫的都有,不过用比较科学的回答应该用毫米(mm)1丝 1 道 也就是0.01毫米的意思。
你说对刀的那个师父用的分中棒有名字,中国叫他寻边器,也有人叫分中器。这个东西是老外发明的,是英文的,但是中国人翻译英文基本都是意译的,很少音译。反正寻边器就是用他找工件中心用的。
那个寻边器分上下两个部分,中间用弹簧连接,上部分接连夹具夹住,下部分用来接触工件。用的时候把主轴转数打到每分钟600-750转的速度使用,不过我试过每分钟1000转也可以用。 我也试过每分钟6000转,最后速度太快了,把中间的弹簧甩断了,寻边器坏掉了。
这个寻边器的价格大概在500-2000元之间,根据质量的精度品牌的不同和变化。精度大概能达到0.005-0.02毫米(mm)之间,这个精度也是根据品牌和质量的不同而变化。而那个寻边器的上下部分实际上就像个厕所里用的皮搋子,只是把两个皮搋子的头的部分中间用个弹簧接起来了似的,不好意思,这个只能打字我也只能这么形容。至于说这个皮搋子的把,那个像圆柱体的部分就是用来寻边找正用的,那个圆柱的直径多大的都有,有直径6mm毫米的,直径8mm毫米的,也有直径10mm毫米的。就是说那个寻边器接触到工件的一瞬间,两个皮搋子的结合部就动了,动了就表示接触上了,然后在这个位置把坐标清0,然后移动到工件的另一边再接触。假如一个工件是100mm,分完中后,坐标显示的是106mm或108mm或110mm,那是因为算上了寻边器的直径,根据大小不同寻边器的直径来区分的。操作加工中心那位师父可能是分中找正,如果知道了工件的大小和寻边器的直径,我们还可以分单边找正。比如这个工件是100.02毫米,寻边器的直径是10mm,那么分钟之后,坐标显示的就是110.02毫米,这个数再除以2,就是55.01毫米,那么,坐标上显示的55.01毫米的这个位置,就是我们要找的工件的中心了。
那么这个位置就可以设成工件坐标系了,工件坐标系,是从g54开始,到g59结束,这是常用的。当然可以不止这么多。但是一般的情况下从g54到g59,这六个工件坐标系就足够我们使用了。你要问怎么设置的,那就要涉及到g代码了,那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讲清楚的。我只能笼统的讲,加工中心的自动加工是靠g代码来完成的,g代码是加工中心的一种动作识别系统。就好像计算机计算的时候用10位或16进制来计算一样。那个g代码用白话说就是一种机器能懂的语言。我们说中国话,日本话,美国话他都听不动什么意思,也不会去自动工作,只有告诉它g代码,它才能懂,才能通过g代码告诉它的语言命令来进行加工。
至于说x y轴,那个属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初中的数学课已经学过了,划一条数轴,定一个原点,假如横过原点的是x轴,竖着过原点的是y轴。原点往右是x轴正方向,往左x轴负方向, 原点往上是y轴正方向,原点往下是y轴负方向。原点↗右上第一象限x轴正y轴正 原点左上↖第二象限x轴负y轴正 原点左下↙ 第三象限x轴负y轴负 原点右下↘第四象限 x轴正y轴负。 我都这么说了,你想起来了没?
我已经打很多字了,我发现,文字教学是最耽误人的。尤其是对没有入门的人用文字来教学是最可怕的一件事情,很容易让人厌倦和不知所云。入门了以后你会发现文字教学是一种很宝贵的知识积累。
所以我就暂时就打这么多,如果你对加工中心很感兴趣,可以加本人的qq38544,来进行探讨和交流。

电子钟的工作原理

电子钟是一个将“ 时”,“分”,“秒”显示于人的视觉器官的计时装置。它的计时周期为24小时,显示满刻度为23时59分59秒,具有校时功能和报时功能。一个基本的数字钟电路主要由译码显示器、“时”,“分”,“秒”计数器、校时电路、报时电路和振荡器组成。
主电路系统由秒信号发生器、“时、分、秒”计数器、译码器及显示器、校时电路、整点报时电路组成。秒信号产生器是整个系统的时基信号,它直接决定计时系统的精度,一般用石英晶体振荡器加分频器来实现。
将标准秒信号送入“秒计数器”,“秒计数器”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秒发出一个“分脉冲”信号,该信号将作为“分计数器”的时钟脉冲。
扩展资料;
时钟是人类最早发明的物品之一,原因是需要持续量测时间间隔,有些自然的时间间隔(如日、闰月及年)可以用观测而得,较短的时间间隔就需要利用时钟。
数千年计时设备的原理也有大幅变化,日晷是利用在物体在一平面上影子的变化来计时,计算时间间隔的仪器也有许多种,包括最广为人知的沙漏。配合日晷的水钟可能是最早的计时仪器。
欧洲在1300年发明了擒纵器,后来也创作了第一个机械钟,可以利用像摆轮之类的振荡计时设备。发条驱动的时钟约在15世纪出现,钟表业约在15世纪至16世纪开始发展,1656年发明了摆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子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