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到牡丹江的火车时刻表
中国烧烤哪家强?
烧烤里面印象比较深刻的:
撸过东北的哈尔滨老味烧烤的蒜薹肥牛
蒜薹肥牛牡丹江粟氏天府的排骨串和热串的炉子
延吉那个连锁的丰茂烧烤的蘸料
月牙骨四平铁西的老板娘烧烤
辽宁的锦州的小国凤爪,大连烧烤,丹东海鲜烧烤,各有特色。
前面的都是铺垫
主角当然是我们大铁岭的烧烤,某排名里面称中国七大烧烤里面居然没有铁岭烧烤?我告诉你,全东北的烧烤,铁岭就没服过哪个地方的,全国范围内,也就是路边那些新疆的烧烤可以在味道上和铁岭烧烤壳一下,但是在种类上,100来种食材的铁岭烧烤在全面性上可以完败各个派系烧烤。
铁岭烧烤讲究的是串小味正,味道在腌,油,干料,酱油料,辣酱料,在调料的多个角度开发延伸。而且最重要的是铁岭烧烤要求烤师对火候的掌握非常的高,因为铁岭的串可能是所有烧烤里面肉最小的串,火候稍微过一点点,串就糊了。当然还有前面提过的100多种食材。铁岭烧烤吸取了全国各地的烧烤精华,肉类还是素菜,都烤的别有滋味。
提到铁岭烧烤,最为特色的当然是生串了。没错,就是生的牛肉串成串,刷上油微微用火一燎,撒上孜然芝麻辣椒面干料,就可以吃了。生串的特点就是鲜,肉最原始的鲜,可以直接撸,也有的会来点陈醋配上辣根。体贴的铁岭小妹儿会细致的把辣根搅碎和陈醋拌均,竹签子上不到小拇指长条的红彤彤的生串撸下来,在陈醋辣根中蘸一下,辣根的刺鼻直冲眉间,酸而鲜的味道强烈的刺激舌尖的味蕾,孜然和芝麻的味道在牙齿间回味无穷。
铁岭烧烤最讲究的,当然就是这个小肥瘦了。最早90年代左右铁岭物质不恁发达的时候,有些人在道边推个自行车,拿自行车的辐条串着小指甲盖大小的牛肉肥肉和瘦肉,烤到干吧的,刷上油、酱、干料,最后撒上辣椒面孜然芝麻。过往的食客就在冰天雪地里没有任何就餐环境的路边上撸,这也成就了今天铁岭一票叫路边XXX系列的烧烤店的兴旺:铁岭的路边烧烤,不仅是一种怀旧的味道,是一种简单却又向往不平凡的美好,是一种苦难中追寻幸福的乐观精神。
铁岭烧烤届的明星产品:铁签子小肥瘦其实这种小串好吃的原理,在火燎的同时,又有烧的炙热的签子在肉的内部加热。这种烧烤方法不仅减少烧烤的时间,节约了炭火,而且会有一种铁炙烤的特殊香味。至于那种撸到签子冒火星子的说法,理所当然的来自这种金属串串的地方:只有金属在摩擦的时候才会冒火星子,竹签子只会冒烟。
铁岭烧烤除了拥有不俗的深度,当然也在食材方面有极大的广度:豆腐皮儿,丸子,实蛋,这三样东西,构成了铁岭烧烤美味且经济实惠的重大基础!
豆腐皮儿不同于南方一系列对于干豆腐和鲜豆皮,它是豆制品加工的一种副产品,经过压制,将其压到非常薄的程度。除了拥有豆的味道,而且其坚韧多空的特点,使其非常容易吸收各种食材的味道。豆腐皮儿在铁岭烧烤中一般会采取蘸汤或烧烤的方式,而烤豆腐皮儿又分为干烤和湿烤两种方式。干烤豆腐皮儿,豆腐皮儿不能蘸一滴水,刷点油,烤一下,撒上干料就可以吃了,口感香脆,回味无穷。湿烤豆腐皮儿必须得用水泡一下豆腐皮儿,刷上油,酱,干料,辣椒面孜然芝麻等,口感取决于秘制的酱料,香辣有嚼头,好吃又不贵。当然还有把孜然芝麻辣椒面和佐料等兑的汤,放在大铁杯中的蘸汤豆腐皮,原来的蘸汤豆腐皮是分咸汤和甜汤的,现在的烧烤多把它们兑到一起,鲜咸酸甜辣五味俱全,豆腐皮吸收了汤汁以后,本来干硬的食材,充满了汤汁的活力,一口撸下去,是那个物资贫乏时代的最大满足,也是铁岭这个小地方对味道的极度渴望。
湿烤豆腐皮儿丸子在铁岭烧烤中,是大概分为两种的面丸子,一种是面粉加油,烤出来有点干脆发硬的丸子,一种是面粉不加油,烤出来软糯入味的。基本都是在铁岭各大农贸市场卖,圆圆的丸子买回来得用刀切上2到3刀,割成小块的丸子,用签子串起来以后刷上油,酱,干料,辣椒孜然芝麻,即可食用。同样因其价格便宜,饱受铁岭串民喜爱。
丸子实蛋这个东西,东三省都有,不过铁岭的实蛋和黑龙江的实蛋在外观和口感上大不一样。铁岭的实蛋外观呈***,黑吉两个地方的实蛋则多偏黑,少数靠近铁岭的地区实蛋和铁岭接近。实蛋这个东西本身是鸡蛋在孵小鸡的时候未成形的产物,它的下一步是毛蛋(里面已经有半成型的小鸡)。
现在随着实蛋需求量的增大,原生态的实蛋越来越少,现在大部分加工的做法是鸡蛋蛋液倒出来,保留原壳,在蛋液中兑入一定比例的水和明矾,搅拌均匀后倒回蛋壳再继续蒸,剥掉蛋壳后,就成了实蛋。
实蛋在铁岭烧烤届也是颇有历史,最早先在体育馆周围,华灯初上,夜幕降临,一群老太太拎着炉子,小板凳,用铁丝围的小筐,用小刀麻利的在实蛋上切上几刀,小块的实蛋刷上油,不一会表面上就起了金黄的泡泡,这时候撒上孜然辣椒面等佐料,放到小袋里,你从来没想过一个简单的鸡蛋加工品会如此的香气迷人。
到现在,实蛋这种食材,经历了20多年的考验,无论是烤还是炸,还是和鸡架一起炒,它仍然在铁岭烧烤的餐桌上大放异彩,实在是我等铁岭串民的一大幸事。
油炸的铁岭实蛋,外观金黄,香气逼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铁岭烧烤也吸收了各种地方烧烤的特色:锡纸类的烧烤,用锡纸盒包上食材,如鲫鱼,金针菇,油麦菜等叶菜,里面或加入秘制的酱料,或加入南方的小米辣和金蒜,物流高速发展带来的辽南新鲜的海鲜,烧烤的味道在原来简单的几种干,水料的基础之上,得到了巨大的延伸和拓展!各路烤串烧烤虽然也逐渐都逐渐进入铁岭,不过仍然无法撼动铁岭烧烤在餐饮界,在铁岭人心中的地位。但凡外出求学打工的人,吃到外地的烧烤,多觉不可与铁岭烧烤同日而语,遗憾道一句:这烧烤还不如铁岭烤的好吃,满满的思乡情愁溢于言表。
为了呼应一下本问题:中国烧烤哪家强?辽宁铁岭尝一尝。
多谢阅读!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铁岭美食潮流。同步于新浪微博,知乎,今日头条等平台。欢迎来我大铁岭品尝美食!
明朝是怎么放弃了奴儿干都司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个题目存在一个显而易见的误区。明朝只是在宣德九年放弃裁撤了奴儿干都司这个机构,但并未放弃对奴儿干地区的统治。从成化年间开始奴儿干都司的职能就开始移到辽东都司。正德年间正式裁撤,奴儿干事务由辽东都司兼管。
正统三年(1438年)康福“守备铁岭卫奴儿干都司都指挥同知”天顺六年,康里“东铁岭卫带俸奴儿干都司都指挥同知”
成化十三年,“命奴儿干都司都指挥金事佟显子镇袭指挥使”
正统十一年,“辽东三万卫百户马哈刺招谕野人额里克等男妇十五人来归”;景泰二年(“辽东三万卫所镇抚总旗舍人高能七人”,“贵救往海西等卫招抚”。
有明一代,直到万历年间,对奴儿干地区一直存在实质性的管辖。[1]
犯懒。直接上论文好了,我发觉某些人贴古文给他们看不懂,还不如直接贴论文更能让言必代表史学界的人闭嘴。
例如考古出来的崔源崔氏家族墓表明,崔氏家族多次赴奴儿干地区。[2]
明朝委派佛家奴巡视管理奴儿干[3]
明代对奴儿干都司地区的统治力怎样?[4],太长,仅贴结论性质的标题。从官员任命、人事、到贡税、军事调动,应有尽有,不比神罗的哈布斯堡统治差。
tobecontinue....俄日考古在外东北发现明军修的城堡的事咱就先不提了~~~~~
黑龙江东北的旧瑷珲城为明军所建。。。康熙年间,将瑷珲迁到了黑龙江南岸,放弃对黑龙江江东北管理,建了新的瑷珲城,后来,中俄《瑷珲条约》签署,明朝的古瑷珲旧地就成了俄罗斯的领土,当时沙皇俄国索要黑龙江北的领土的依据就是这里已经没有人管辖了~~~~~~
参考
^明代辽东边疆研究^明代管理奴儿干的历史新证^不朽的历史篇章——明代弗提卫及其官员佛家奴巡抚奴儿干地区^明代奴儿干都司及其卫所研究中国烧烤哪家强?
每当夜幕降临,熙熙攘攘充满烟火气的大排档成了一个夜宵江湖,在升腾的烟火,烧烤油脂香气中,与三五好友举杯畅饮,谈笑风生,既慰藉了深夜的胃,也驱散了一天的疲惫。
烧烤,宵夜江湖的绝对主角,在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的影响下,各地的烧烤差别不小,从西南到华中,烧烤的食材丰富多样,使用调味料时毫不吝啬,而到了北方地区,人们更擅长牛羊肉的烤制,更有“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豪气。
——东北——
如果要问哪里的烧烤好吃?东北烧烤绝对可以出列迎战。
东三省城市众多,也衍生出了多种烧烤流派,它们各具特色。东北人爱吃烧烤,更善于做烧烤,那句全国熟知的“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小烧烤”,就足以证明东北人早已把烧烤当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
吉林的延吉、黑龙江的齐齐哈尔以及辽宁的锦州,这三座城市可谓是东北烧烤公认的第一梯队,其中锦州烧烤更是《人生一串》三季中的常客,一跃成为东北烧烤的“王者”。
在这里有简陋的烧烤小摊,也有豪华的烧烤餐厅,可以说是东北烧烤的集大成者,既能走粗犷路线,也能走精致路线。
锦州烧烤,羊肉不再是主角,食材趋于多元化,像烤鸡、烤鸽子、烤鹌鹑、烤蚕蛹等等,搭配堪称锦州烧烤界五大天王的辣椒面、孜然、盐和蒜蓉辣椒,经过蘸、刷、撒、烤、翻等烧烤手法,口感醇正、色泽入目,让人食而不腻、久食也不厌。
锦州烧烤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调料非常多,不少烤食还会搭配中草药进行调配,这就是锦州人刻在骨子里的味道。
——广西——
广西烧烤正如爆红全国的“螺蛳粉”一样,也自带广西的独特气质,一些特色烧烤让广西当地人欲罢不能,却让外地来的朋友望而却步,但只要勇敢的迈出第一步,终究还是逃不过“真香”定律。
曾经陈晓卿在一次访谈中直言,“广西是中国饮食最复杂的地方,无毒大概就是广西人对食材定义的唯一条件”。
在《人生一串》中,极具视觉冲击的烤猪眼,整只入口眼浆瞬间在口中爆裂,让人感受到硬核的广西烧烤。
不仅如此,还有细长弯曲的烤猪鞭、烤木虫、烤甴曱、烤蛇、烤田鼠……
这些奇奇怪怪的食材并不是广西烧烤的主旋律,仅仅是特色而已,还有很多像其他城市一样“平易近人”的食材。
在烤制时刷上一层蜂蜜,是广西省会南宁烧烤的最大特色,在烤制过程中既能帮助食材上色,又能增加焦脆的口感,还让烧烤的味道更加馥郁。
——四川——
四川,这座美食之都的魔力是很难打破的,麻辣鲜香的川菜、过瘾爽辣的火锅、诱人食欲的串串以及兔肉等等,每一样美食都能一吃就上瘾,当然四川作为吃货的打卡胜地也少不了人见人爱的烧烤.
四川的烧烤江湖分别有宜宾、峨眉、西昌、石棉、乐山这五大派别,每个派别都有属于自己的“独门秘籍”。
要说四川烧烤中最特色的烧烤,还要是石棉烧烤和西昌烧烤。
据说石棉烧烤起源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末,人们将正方形的铁皮大锅上掏出很多小孔用来烧烤,在点火的瞬间火苗从孔洞中直接串起来,既是一场视觉盛宴,又能保证串不被烤焦的同时还能保留烟熏味。
西昌烧烤最具有代表的是彝族原生态的火盆烧烤,用长长的竹签串上大肉块,围放在火盆四周,把烧烤料倒入盘子中,人们围坐在火盆周围,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特别像野炊,特别具有趣味性。
——广东——
广东地处东南沿海,海鲜自然也成了烧烤的主角,像炭烤生蚝、炭烤鲍鱼、炭烤皮皮虾等等。
其中,最受欢迎的还要属广东湛江的炭火生蚝,现在已经是全国烧烤界的霸主。新鲜的生蚝撬开,放上新鲜的蒜蓉、辣椒等调味后,饱满的生蚝肉在炭火的烘烤下慢慢收缩,蚝肉肥厚鲜美、口感柔软,散发着海鲜的香气,趁热将生蚝与汤汁一同送入口中,生蚝、肉汁、蒜泥、辣椒的味道在口腔中迸发出别样的味道。
——湖南——
湖南烧烤主要分为长沙烧烤、岳阳烧烤和湘西烧烤。
硬核的长沙烧烤在传承了新疆烧烤浓郁的孜然味的同时,食材上也别有创新,加入了烤脆骨、掌中宝等等。
岳阳烧烤的烤串分量很足,比较粗犷,甚至可以和北方的烤串一较高低,最具特点就是那焦香的牛油烤串,香气扑鼻、色泽诱人、肥而不腻,送入口中瞬间爆油,还有一丝奶香味萦绕在舌尖,越嚼越香。
湘西的烧烤看起来就比较精致了,烧烤时需要准备两个炉子,一个炉子是布满了小孔的铁板,让食物均匀受热的同时,又能避免明火破坏食物的原本形态。待食物快成熟时,再放到第二个炉子上烤,迅速地撒上调味料。
——江苏——
江苏徐州,可谓是“南北混血”的烧烤之城,有着上千年吃烤串的历史。
相传在徐州挖掘出的汉画像石上,就找到了东汉时期古人吃烧烤的场景,这就奠定了徐州烧烤在烧烤界的江湖地位。
徐州的烧烤食材十分丰富,基本没有什么是不能烤的,像羊眼、羊鞭、油腰等各种内脏,在徐州人眼里都是宝藏般的存在。
肥厚细嫩的油腰经过烟火的洗礼,油脂在炉上被烤得滋滋作响,还不时的滴着油花,冒着一股股热腾腾的烟火气,撒上盐、孜然等调味后,油腰子焦香流油并没有一丝腥气,咬上一口满是鲜嫩。
羊球要趁热吃,吃到口中如豆腐一般丝滑、绵软还有一丝浓郁的油脂香,每一口都是满满的诱惑。
——内蒙古——
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烧烤也是自带民族特色的,当然也必须上榜。
一路向西来到内蒙古,在这里以牛羊为主要食材,烹烤方式有炭火、岩烤、果木烤等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吃不到的烤肉方式。
要说内蒙古最能体现草原豪迈之气的还要属烤羊腿、烤羊排、烤全羊,经过火的烤制,羊肉的表皮金黄油亮,直接上手拽上一大块羊肉送入口中,鲜香的滋味在口中不断的萦绕,十分过瘾。
——新疆——
新疆烧烤可谓是我国烧烤界的鼻祖,肉一般不腌制,调味料喜欢用孜然和粗盐,在烧烤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出羊肉独特的香气。
新疆当地人吃串也特别粗犷,现杀一只在新疆戈壁滩上长大的羊,随便用石头架起一个天然“烤炉”,将羊肉用“两瘦一白”的排列方法串在用红柳制成的串签上,在红红的炭火上烤的“滋滋”直冒油,只需要在适当的时间撒上粗盐和孜然,便成就了十分诱人的罗布红柳烤肉。
烤熟的肉串外焦里嫩,焦黄油亮的色泽十分诱人食欲,肉质鲜嫩肥美、香气扑鼻,红柳的特殊气味也渗入到了肉串里,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再配上一瓶夺命大乌苏,真是畅快至极。
新疆烧烤除了红柳烤肉,烤全羊更是艳压群芳的烧烤界极品,表皮被烤得金黄油亮,吃起来脆而不腻,豪放地撕下来一块放入口中,慢慢咀嚼羊肉脂肪的香气在口腔中交织、绽放。
——老井说——
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论是哪一座城,哪一个人,都有对美食的热情和追求,都源于对生活在那片土地的热爱,你认为哪个地方的烧烤最好吃,不妨在评论区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明朝是怎么放弃了奴儿干都司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送楼上(估计马上就是楼下)那位仁兄一个忠告:字体加粗是为了凸显重要语句,全文加粗并不会增加说服性。
以下正文。
明朝是怎么丢掉奴儿干的呢?
很简单,因为当地部族首领/使臣不来北京/来不了北京了。
这就得扯到明朝统治东北的问题了。
东北地区,南起辽东半岛,西南起秦皇岛,沿此往北,抵大兴安岭,东南接朝鲜半岛,东滨日本海,囊括库页岛,北到外兴安岭。这是东北地区主体,以沈阳为中心,以南属于传统汉地,而以北的广大东北核心区域,历朝统治此地的方式不同。
唐朝算是第一次把此处置于统治之下的,方式是通过册封当地首领设立都督府,比如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室韦都督府。这种情况下你很难说这里到底是不是唐朝,毕竟渤海国对内对外都是称帝的,只是对唐称臣——高丽朝鲜都没这么狂妄。辽金是东北开发的一个高潮期,辽代在东北置了三府、八十五州、一军、十城外加一个东京。但是辽代的州毕竟迷你,百十多人的城子就能设州,然而金朝则不然,金朝实打实的在辽东设了上京、东京两个京,外加曷苏馆、隆州、咸平三个路,蒲峪、速频、曷懒、胡里改、婆速五个军路。不算东京路,仅上京、隆州、咸平三路便有12万5600户,还不算五个军路以及这整个地区的数十个猛安谋克。
然而金末的金蒙拉锯导致辽东人口急剧减少,整个辽阳行省的人口大半在大宁路,辽东的人口并不多,遑论沈阳以北的上京、隆安等地。事实上,上京地区在金朝的大开发不过是昙花一现,金朝灭亡之后,繁华一时的上京连个州县都已经支撑不起,仅仅成为了一个站赤。元朝立国不足百年,红巾军起义的战火波及辽东,数年的交锋导致本已脆弱的辽东再次雪上加霜,等洪武五年明朝开始进驻辽东时,发现当地连军户都不够签的,要知道,明朝辽东二十五卫,只有半个盖州卫是签的辽东本地人,其余的全是从江淮、山东渡海过去的军户。而辽东稀少的人口甚至支撑不起明初在此设立的一府四州,而只能用实土卫所这种军管方式进行对辽东半岛的统治。
开、铁以北,明初的时候也试图进行过实际统治。洪武二十年,在黑龙江流域的斡朵里城除了开设招徕东北散装女直部落的三万卫之外,另开设兀者野人乞例迷女直军民府,或许是明朝对此的一个尝试,但很显然失败了,于是废府迁卫,退回开原。
永乐开设大量册封当地部族为卫,短段二十余年设立了上百个,另设奴儿干都司于黑龙江口的元朝征东元帅府城。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奴儿干都司对东北诸卫没有管理权,这个都司更类似于明初设立的用于招抚西番的陕西行都司,目的是招抚,上传下达,带领集结于都司城的东北各卫首领一起去南京/北京朝贡。这也是为什么宣德废弃奴儿干都司之后,东北诸卫仍然保持了存在而且一直到嘉靖、万历年间还在不停地设立羁縻卫所。说白了,奴儿干都司的作用更相当于明朝驻东北地区办事处,而不是东北地区的总体一级机构。奴儿干都司废除之后,东北诸卫从集结于都司城再进京的方式改为去开原集结,然后赴北京朝贡、请袭、叙职。明朝对奴儿干诸卫便是用这种方式来进行管理的。
此处说句题外话,明朝四译馆有个女直馆,这个机构是明朝使用女真文的机构,为什么使用女真文呢,就是因为这个机构担负着将来朝贡的奴儿干诸卫的进表翻译成女真文的作用。由此明朝留下了很多关于女真文的书籍和资料,这也是今天女真文能够被释读的一个资料来源。比如现存有个《海西阿古河卫指挥使木哈男六十来文》,是海西女真阿古河卫指挥使木哈的儿子六十在嘉靖年间来北京朝贡的时候,写的资料:
海西阿古河卫指挥使木哈男六十谨奏:奴婢父嘉靖九年二月二十五日得的职事,至今在边出力,进送人口有功,可怜见奴婢男六十讨升都指挥职事。奏得圣皇帝知道。明朝就是用这种方式来维系对东北地区的管辖的。按现在的眼光,其实这种管辖方式用于说明此处属于明朝稍微牵强,但有趣就有趣在,清代对于东北一些地区的管辖也是这种,比如苦兀岛上的民众。而且,明朝时期尚属于古典外交时期,中国又自有国情在此,中华为核心的朝贡体系和南明灭亡之前刚刚出炉的西方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系统,非要说驻军、税收、设官三位一体才算疆土的话,这对中国是不公平的,因为哪怕是湘西、鄂西南的土司,在明朝的时候也是没有驻军、没有税额、官吏世袭,但你能说明朝的时候存在一个上溶王朝/容美王朝/龙潭王朝/大旺王朝?扯淡。
那么,为啥后来人不来了呢?
因为建州女真崛起,把他们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