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弭鱼服读音(“弭”字的本义和引申义。以及引申方式和规..)
本文目录:
象弭鱼服读音
最佳答案:
“象弭鱼服”的读音是“xi?ng mǐ y? f?”。
“靡盬”,“猃狁”“遑”怎么读
诗经《采薇》中的“弭”读作:mǐ,意思是:弓的一种,其两端饰以骨角。一说弓两头的弯曲处。象弭,以象牙装饰弓端的弭。鱼服,鲨鱼鱼皮制的箭袋。全诗:
《采薇》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译文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样子。说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么忧闷。忧心如焚,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点不能固定,无法使人带信回家。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的茎叶变老了。说回家了回家了,又到了十月小阳春。征役没有休止, 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
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从乘。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住下?因为一个月多次交战!
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指精良的装备)。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猃狁之难很紧急啊。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象弭鱼服 里面的通假字是什么 意思是什么
里面的通假字是服,服通“箙”。出自《小雅·采薇》。“象弭鱼服”的意思是:两端用象牙装饰的弓,用鲨鱼皮制成的箭袋。形容装备精良。
古人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哪个意思的思维却还在形成过程中,没有一定规律,既可以使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个意思。时代越前的文章,通假字越多。
扩展资料:
《小雅·采薇》是一首戍卒返乡诗,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全诗六章,每章八句。诗歌以一个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兴,前五节着重写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强烈的思乡情绪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从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敌胜利的喜悦,也深感征战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绪;
末章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全诗,感人至深。此诗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集中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末章头四句,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有名的诗句之一。
“弭”字的本义和引申义。以及引申方式和规律
2、探求本义的途径(1)分析字形
词的本义,一般可以在字形上得到反映.一个词用一个什么形体的字来记录它,是按照造字时代词所表示的意义拟定的.
例如:“诛”字从言,朱声,字义与言语行为有关.“诛”有诛杀、谴责、责求等意义.根据字形,可确定谴责为本义,其余是引申义.
(2) 引证文献用例
探求词的本义,更重要的是看文献语言是怎样使用这个词的.字形只是词的书写符号,它不能脱离语言而直接表达词义.只有在组词成句的具体语言中,词义才能显示出来.
例如:“愤”有烦闷义和愤怒义,字从心,贲声.但是根据古书的用例,烦闷义出现较早,可以确定本义应是烦闷.
又如:“毙”的本义是仆倒,而不是死.“多行不义必自毙.” “射其右,毙于车中.”“毙”表示向前倒下.人被杀死则倒下,所以又引申为死,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毙”,从文献看,古书里“毙”多表示仆倒义.
二、词的引申义
1、 什么是词的引申义
在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例如“道”的本义是道路,由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途径、方法、道理、规律、学说、引导等义项都是它的引申义.
又如“纲”的本义是网上的总绳,由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事物的总要”、“国家的纲纪”等义项就是它的引申义.
2、 引申义的特点
(1)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方式
相近: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的对象相似.
如 “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斗”本义酌酒器,由于形状相似而引申为斗星.
如《 “孟尝君出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关”,本指门闩,由于作用相似引申为关卡.
相因:引申义和本义之间具有条件、因果关系.
例如:
“危”本义为陡峭、高峻,引申为不稳定、危急、危险.
“虚”本义为大丘,引申为空虚的意思.
相关: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的对象概念彼此牵联.
例如:
“陵”由大土山引申为帝冢.
“宗”由祖庙引申为祖宗.
“齿”本指门牙或牙齿,由此引申为年龄.
“年”本义为稻谷成熟.古代每年只收获一次或一季,引申为时间单位.
“官”由官府、行政机关引申为官职、官长.
(2) 词义引申的趋势
从本义和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范围看,词义引申是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实现的.词义引申的基本趋势是:
①从具体到抽象
“析”由劈木头引申为分析、辨析.
“术”由道路引申为途径、方法.
②从个别到一般
“匠”由专指木匠引申为泛指工匠.
“江”、本来专指长江,后来引申泛指河流.
3、 引申义的读音和书写形式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通常是用形音全同.但有些词在词义引申之后改变了读音.
例如:
语由言语、说话引申为告诉,改读yù.
说是由陈述、解说引申为劝说改读shuì
有的引申义还另造了新字.
例如:
弟由弟弟引申为敬顺兄长,造了“悌”字.
解由分割引申为懈怠,造了“懈”字.
Tags: 象弭鱼服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