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望余雪古诗带拼音(古诗终南望余雪中为什么浮字用的好)
本文目录:
终南望余雪古诗带拼音
最佳答案:
《终南望余雪》是唐代诗人祖咏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终南望余雪
- 祖咏
- zhōng n?n yīn lǐng xi?,
jī xuě f? y?n duān。
l?n biǎo m?ng j? s?,
ch?ng zhōng zēng m? h?n。
终南望余雪这首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秀美;山上的积雪好像与天上的白云相连;
雨雪后初晴的阳光照耀着树林表面;
城中也增加了一丝寒意。
《终南望余雪》是唐代诗人祖咏创作的咏雪诗。此诗主要描写终南山的余雪,通过山峰与阳光的向背表现了各处不同的景象,又联想到山头的积雪消融后,丛林明亮,低处的城中反会增寒,景色虽好,不知有多少寒士受冻。全诗咏物寄情,意在言外,精练含蓄,朴实俏丽,意境清幽,给人以清新之美。
古诗终南望余雪的译文
终南望余雪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诗文解释】
终南山北岭的景色秀丽,积雪好像浮在云端上。初晴的阳光照在树林末梢,傍晚的长安城中增添了寒意。
【词语解释】
林表:林外。
【诗文赏析】
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文题是“终南望余雪“,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无言长律。祖咏看完后思付了一下,立刻写完了四句,他感到这四句已经表达完整,按照考官要求,写成六韵十二句的五言体,有画蛇添足的感觉。当考官让他重写时,他又坚持了自己的看法,考官很不高兴。结果祖咏未被录取。但这首诗一直流传至今,被清代诗人王渔称为咏雪最佳作。诗人描写了终南山的余雪,远望积雪,长安城也增添了寒意。这诗精练含蓄,别有新意。
古诗终南望余雪中为什么浮字用的好
“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多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不正给人以“浮”的感觉吗?读者也许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是的,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
Tags: 终南望余雪古诗带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