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醮科仪-道教习用的术语
《斋醮科仪》,此词条收录于01/16,仅供参考
斋醮科仪是道教术语,用来笼统地指称道教的宗教形式。早期科仪与斋醮有所区别,科仪是对道教从教规范各个方面的概括;斋醮则是道教祭祀仪式的总称。约宋代后,“科仪”开始作为道教仪式的总称,又因仪式以斋醮为核心,所以一般又称为“斋醮科仪”,主要指斋醮的门类与仪式。
科仪的内容继承了先秦时期宗法宗教的祭祀理论和观念。汉代时,诞生了《太平经》一书,书中构建了庞杂的宗教神学理论,还认为人可以役使“神”来消灾解难。之后诞生的太平道和五斗米,便受到了此书部分思想的影响,产生了简单的斋醮仪式。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有寇谦之、陆修静等人对斋醮科仪进行改革、整理。唐、宋、元时期,科仪受到朝廷崇信,得到了发展、完善。明代中叶后,道教失去了统治者的支持,道教转衰,科仪流传至民间。清乾隆后,道教逐渐开始走向衰弱,但仍有娄近垣辑集成《黄箓科仪》,成为近现代科仪的典范。
斋醮科仪的内容是道教神学思想的体现,不仅满足了民众祈福消灾、济死度生的心理需求,还具有教化信众的功能。同时,通过科仪活动的举行,有利于地区的团结、统一,具有社会整合功能,因此还产生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道教音乐。为了更好的传承与保护道教科仪内容,自2006年起,各地道教音乐(科仪音乐)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在中国道教学院、武当山道教学院、浙江道教学院内均设有道教专业课程,其中便包含有教理教义、道教仪范、科仪法事等课程。
Tags: 道教习用的术语